【紫瑶山】神奇的传说
紫瑶山,位于泰和县境东部,海拔906米,是泰和的旅游胜地之一。《太平寰宇记》称系王子排跨鹤来云游而得名。但更多的传说是因王子瑶而得名。
传说西晋永嘉年间,华阳王子瑶弃官隐居于此。开初在黄茅岗筑坛设樵启簿,因他修道虔诚,感动了白鹤,鹤群飞集在黄茅岗上。朝廷惊闻此事,赐其曰“白鹤观”。不久,王子瑶把醮坛由黄茅岗移至义山,从此致力于读经修道炼丹,四十年如一日。王子瑶仙逝后,乡民为纪念他,把义山改名为“王山”,又称“子瑶山”。
唐贞观十三年,长安匡智、匡大郎叔侄二人弃官云游四方,在庐山受樵夫指引,来到王山,在白鹤观里作诗著文,并设炉炼丹,乡人因而又将王山改称为“匡山”。沿至宋代,朝廷太史张瑶山仰慕匡山风光,以自号瑶子改山名,并冠以象征吉祥和权势的“紫”字,自此,紫瑶山之名沿称至今。
紫瑶山的来历更有一个神奇的传说。紫瑶山下赣江支流的仙槎河流经灌溪镇古坪村三家洲附近有一深潭叫鹅公潭。因潭边有一山头似一公鹅探头河中喝水而得名。相传潭中有一暗河直通紫瑶山下的另一条河——仁善河。在这条暗河里住着一个由千年杉木修炼而成的木精,木精全身都长满了鱼鳞。当他在暗河中住久住烦了就溜出暗河,来到鹅公潭,兴风作浪,暴雨倾盆,洪水泛滥,他站在河里有多高河水就立刻涨到和他一样高,使仙槎河两岸的百姓惨遭洪灾,叫苦不迭。当地山神为了使百姓免遭涂炭,将木精兴风作浪残害百姓的事禀告了玉帝,玉帝于是派天兵天将来凡间探询。正在这时,天空突然乌云密布,大雨倾盆。木精刚出暗河探出头,说时迟,那时快,天兵天将用九方戟向木精掷去,木精连忙把头往暗河里缩,可是已经来不及了,木精受了伤,仙槎河水也变红了。木精在暗河养伤,好一段时间仙槎河风平浪静,两岸百姓生活安宁。但是玉帝担心木精伤好后还会出来涂炭生灵,命令天神用笼盖罩在木精住的暗河上,天长日久,笼盖就变成了现在的紫瑶山。
@-----------------------易德轩提示-------------------------@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