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婚礼中如意和“宝瓶”的使用
如意在过去婚礼中只有三种情况下使用之,一是满人“下定”时必以如意为定礼;二是皇帝无亲迎之礼(不亲自迎接新娘),故清代皇帝大婚则由皇帝御书“龙”字于如意之上,将之放置于迎亲的轿内,以寓意“如朕亲临”;三是新婚帝后拜谒皇太后时向太后敬献如意,太后则赐如意与新婚帝后。现可将如意置于轿内,以寓意“吉祥如意”。
“宝瓶”过去大体分两种,一种是木头瓶漆金或漆红,内盛“金银米”(即大米、小米)、锞子(小的金锭或银锭)等,由新娘上轿时抱在怀里,其为一般人家结婚所使用。还有一种是用景泰蓝“宝瓶”,过去按制只有亲王以上婚礼时方可使用。由于已无僭越之说,故现在一般使用景泰蓝宝瓶。
@-----------------------易德轩提示-------------------------@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