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禁火祭祖有的习俗
寒食节亦有“禁烟节”、“冷节”、“百五节”等名目,《荆楚岁时记》载:“按历合在清明前二日、亦有去冬至一百六日者。”翻译成白话就是说,依冬至过后105日,按照历书来算,应该在清明节前二日,也有可能是离冬至106日者。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等风俗。
现在大部分地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有些地方将清明前两天做为小寒食。此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也是汉民族传统节日中惟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至于寒食节的来历,有两种说法,《艺文类聚》引《周礼》记载:“司烜氏.仲春以木铎脩火禁于国中.为季春将出火也。”此源头,可说明是古人类对火的崇拜。当时的古人生存离不开火,但是,火又往往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灾害,于是古人便认为火有神灵,要祀火。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后再重新燃起新火,称为改火。改火时,要举行隆重的祭祖活动,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烧,称为人牺。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这就是寒食节的雏形。
很多人都知道,寒食节是为了春秋时贤臣义士——介子推。当时还是晋公子的重耳为避内乱,远走列国多年,期间历尽千难万险,而介子推一直跟随在他身边,不离不弃。一次,重耳挨饿难熬,无奈之下,介子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他吃。多年后,重耳返国,成为国君,励精图治,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他要分封当年一起同甘共苦的臣子们,却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出山为官。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想逼介子推出来,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晋文公重耳十分后悔,便规定每年此时不得生火,都吃冷食,以纪念这位忠臣义士,后遂称之为寒食节。“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唐代诗人卢象这首《寒食》诗,可为纪念子推作品的代表,历朝历代亦推其高义,使人高山仰止。
汉时,故事原发地山西民间要禁火一个月表示纪念。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曾下令取消这个习俗。《阴罚令》中有这样的话,“闻太原、上党、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子推”,“令到人不得寒食。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三国归晋以后,由于与春秋时晋国的“晋”同音同字,因而对晋地掌故特别垂青,纪念介子推的禁火寒食习俗又恢复起来。不过时间缩短为三天。同时,把寒食节纪念介子推的说法推而广之,扩展到了全国各地。寒食节成了全国性的节日,寒食节禁火寒食成了汉民族的共同风俗习惯。
寒食节,为了祭奠祖先,讲究三天不开火,吃点寒食垫补垫补,各地吃的东西不太一样,江浙一带必吃的是青团,用糯米面制成,草头染色,而山东人讲究在寒食节吃凉馒头、煮鸡蛋,而老北京的寒食节吃食可就排场多了,首推寒食十三绝,都是比较容易携带、好保存的老北京小吃,如艾窝窝、糖火烧、糖耳朵、馓子麻花、墩饽饽、姜汁排叉等等。这里还都有个讲究,比如说,吃了糖耳朵,可以耳聪目明了。
在寒食节这段时期,饮食最好以清淡为主,如以新鲜的时令蔬菜凉拌,比如凉皮,好多醋,加上好多豆芽菜黄瓜丝之类的,富含纤维素,用来清理肠胃最合适不过。从国人的饮食结构来看,春节期间吃了不少大鱼大肉,等到了春暖花开之时,可以清理一下肠胃。不仅可以健体,还能让头脑清醒清醒,解决春乏的问题。如果吃海鲜,要多佐以葱、姜、蒜以起中和之用。
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视为“野祭”。唐代成为官方认同并倡导的吉礼之一。后演变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庙、祭先贤;百姓上坟等。时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坟地,致祭、添土、挂纸钱,然后将子推燕、蛇盘兔撒于坟顶滚下,用柳枝或疙针穿起,置于房中高处,意沾先祖德泽。
柳为寒食节象征之物,原为怀念介之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早在南北朝《荆楚岁时记》就有“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的记载,安徽、苏州等地还盛行戴芥花,佩麦叶来代替柳枝。
寒食踏春的习气,盛兴于唐宋。宋·李之彦《东谷所见》载:“拜扫了事,而后与兄弟、妻子、亲戚、契交放情地游览,尽欢而归”。明代《帝王景物略》记京效踏青场景为:“岁(寒食)清明日,都人踏青,舆者,骑者,步者,游人以万计。”可谓盛极。
@-----------------------易德轩提示-------------------------@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