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年俗
年节,是我国各民族普遍重视的节日。由于各民族所使用的历法不尽相同,生活习惯不同,因此年节的时间亦有先后之分。汉族及部分少数民族过的年节是指阴历年。清代一过腊八,年事活动便逐步开始,直至正月十六送罢瘟神,整个年节才算结束。苗族的苗年从夏历十月初五过到十一月二十五日。彝族的彝年一般于彝历十月上旬由毕摩(巫师)占卜吉日举行,节期三日。羌族的羌年定于夏历十月初一。水族的端节于每年水历十二月下旬至翌年二月(阴历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每逢亥日,各地按传统习俗分批过节。
哈尼族过十月年,节期约五日。塔吉克族要在三月间举行“奇地前笛尔”年节。藏族的藏历年是在藏历正月初一举行。可以说,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年节习俗,但是,汉族的年节习俗发展至清代,不仅流传地区、民族得以扩大和增加,而且因城市商文化的繁荣和农业经济的恢复、发展等诸多因素使年节习俗注入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和轻松的吉庆氛围。
实际上,年节习俗按内容可划分两大时间段:腊月初八至除夕为辞旧岁;正月初一至十六为迎新年。辞旧岁多与驱邪避秽相关,迎新年多与纳吉祈福相连。
(1)腊八食粥
清代腊八,全国大部分汉族地区都要喝腊八粥,此粥已从原来的“七宝粥”、“五味粥”的基础上增至“八宝”,并加以点缀,成为既好吃、又好看的腊八粥。它“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粥,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①尽管腊八食粥以驱鬼的古俗不复存在,但食粥以祈年丰人旺的古俗仍依稀可见,并增加了悦人的成份。
①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腊八粥》。
(2)过小年
小年通常是在腊月二十三祭罢灶神之后,于二十四日夜举行。过小年乃是为了提前过年,提前驱灾免难,招财纳吉,清人笔记中有关于安庆相城(今属安徽)县人过小年的情景:“二十四晚,设酒醴以延祖先,自密室达门面,内外洞澈,灯烛辉煌,而花炮之声达于四巷,几与除(夕)夜无异,土人谓之小年。”②小年之隆重尤胜前季。
②清·姚兴泉:《龙眠杂忆》。
(3)年前备春联、贴春联
也叫“贴春帖”。此俗源自古代的桃符。春联的正式命名源自明代,至清,春联习俗已具规模,有专门书写春联的书家,有为书家写春联而设的市肆书棚。清人记载了这一情景:“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③清代京城人家得春联后,要在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灶之后,“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④由于其中带有祈求神灵的意义,因此,在粘挂前必须举行净手、焚香、放鞭炮等仪式,以示对贴春联的恭敬。
民间春联用纸,多用红纸,以图吉庆,但清内廷、王公和宗室写春联,都要用有别于民间的镶有红边或蓝边的白纸,而且这种纸除了书写春联外,不得擅自挪为它用。
③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春联》。
④同上书。
(4)旧年除秽
腊月二十五,清人承前之俗,仍要举行驱邪除秽的祭祀活动,但其中已加进了祈秋的含义。这一日多举行“照田财”(亦叫“照田蚕”)除秽祈秋活动。“村农以长竿燃灯,插田间云,祈有秋,焰高者稔,谓之照田财。”①
除秽习俗的又一表现是“扫年”,祭罢灶神便陆续开始,家家都要将房里房外彻底打扫一遍,家内摆设、衣物、被褥也要全部清洗一番,最晚者也要在除夕完成。有记载说:“送灶神后,扫除祠堂舍宇。”②又说:“当除之夕也,洒扫庭阶,陈设供奉,入更后,启外门鞠躬迎神以入,奉爵以安神位献岁三日,不敢洒扫,虑尘神几筵也。”③
在福建、台湾等地区,各家要在除夕日的上午赶做“门头纸”。这种纸是用黄纸折叠而成的长条形,外包一层金纸,两端各贴一红纸圈。因“扫年”已罢,故除夕午后,便在两扇门的左右各贴一张,象征封门,实际上就是将秽气截于门外。直至正月初五,在祈神招财等民俗活动之后,才将这封贴撕下,然后带至野外空旷处焚化,并烧香祭拜,以谢门神之功德。
分类笔记 焚香 焚香致敬
①清·顾禄:《清嘉录·照田财》。
②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岁暮杂务》。
③清光绪年间编修的《祥符县志》。
(5)除夕之夜
除夕夜除秽驱邪习俗进入高潮,不仅要扫房以去尘秽,而且要向尊亲师
友辞岁。在南方“卑幼行礼于尊长,以别岁”;④在北方,还增加了向亲友辞岁的习俗和新婚者去岳家辞岁的习俗。通常人们在辞岁后要返回家中,先净手洗脸,然后祀祖供神,焚香燃烛敬天地。再后全家团拜,喝分岁酒,吃荤素细馅水饺,给压岁钱。全家聚坐食饮,直至天明。北方的守岁俗为“高烧银烛,畅饮松醪,坐以待旦”①;南方的守岁俗为“子弟称觞,为长者寿,环侍香案,通夜不寐”②。“辞”俗之盛是为了取悦神祖,恫吓鬼灵,为新年讨个吉利和顺气。因此,新年一到,整个民俗氛围便从“驱逐”转为“纳迎”。
④清·顾禄:《清嘉录·辞年》。
①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
②引自《牟平县志》。
(6)大年初一招财进宝
正月初一招财神是新年纳迎的主要内容之一,此俗流行于全国各地,只是各地表现形式不同。
清代,皖南、苏北、淮北尤盛“挂门钱”之俗。清人姚兴泉描绘了桐城人过年风俗,“桐城好,元旦贺新年,大族中堂悬福字,小家单扇贴春联,处处挂门钱”③。所挂的门钱,是用五色纸剪成铜钱的串状,然后在初一一早挂在房门的门楣上,以象征招财进宝。
四川地区则流行“装财神”风俗。正月初一,“乡里无赖以粉墨涂面,执鞭为优伶,立于诞(马)中,主人必给钱乃去。”④这些乔装打扮的文武财神,敲锣打鼓去各家贺年,以示送财送宝。“挂千”亦称“挂钱”、“门笺”,则流行于满、汉族地区。清人富察敦崇记载:“挂千者,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咫,粘之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者,乃佛前所悬也。是物民户多用之”⑤。吉祥语多用“五谷丰登”、“吉庆有余”等。满族的“挂千”用白纸,中间刻一满文“寿”字,外为金钱花纹,正月初一粘贴于门楣之上,以象征招财纳吉。
③清·姚兴泉:《龙眠杂忆·时令类》。
④引自《新繁县志》。
⑤见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挂千》。
(7)过年贺正、逛庙会
清代过年,仍沿袭旧俗,家家走亲拜友,互贺新年,恭喜发财。清同治年间编纂的《淡水厅志》载:“正月元旦,焚香,衣冠,祀祖谒神,向吉方出拜亲长师友,曰‘贺正’。”互送“拜年帖”(现在的贺年片)已成为城乡遍及的习俗。
过年逛庙会,在清代已成风气。
《清稗类钞》载:“京师各庙,辄有集市,百货充盈,游人纷沓,俗谓之‘逛庙’。逛庙有定期,京师广宁门外财神庙,庙貌巍焕,报赛最盛。每岁正月初二日倾城往祀,商贾妓女尤夥。庙祝更神其说,谓借神前纸锭怀归,俟得财当十倍以酬神,故皆趋之若鹜也。”
此时庙会已与商业文化联系为一体,就拿北京厂甸庙会来说,元季为海王村,清初尚不繁盛,但至清乾隆年间,形成市肆,每年夏历正月初六至十六日,谓之开厂甸。在这段时间内,地摊一个接着一个,卖珍宝、书画、古董、碑帖、南纸的,卖各种饮食、玩具、首饰、花卉的,还有演曲艺、耍杂技的等等,都借众人逛庙拜神之际,借“集贸”发财。而众人也在逛庙会时买上几件可心的东西,图个新年吉利、财运亨通。
逛庙会不独京都有,许多地方,特别是城、镇,均于清代形成风气,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时尚。
@-----------------------易德轩提示-------------------------@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