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节演变成七娘会
夏历七月初七的乞巧节,清代于福建、广东、浙江等地又演变成七娘会。
《广东新语·事语》记载:“七月初七夕为七娘会。乞巧,沐浴天孙圣水。以素馨、茉莉结高尾艇,翠羽为篷,游泛沉香之浦,以象星槎。”七娘会的参加者,均为姑娘,她们每人集资若干,抽空用通草、色纸、芝麻、米粒等制成各种各样的花果、仕女、器物、宫室等,在初六那一日杂以针线、脂粉、古董、珍玩、花生、时果等列在庭内八仙桌上,供人评赏。初七日开始迎仙、拜仙、拜牛郎等,礼节相当繁缛。这一节日不仅包含了妇女乞求智巧的古俗,而且演变成了民间自发组织的集团民俗活动和由此产生的繁缛的祭神礼仪。
而在山东一带又演变出贺牛生日的习俗。由于牛郎织女婚配得助于老黄
牛,因此,民间又将乞巧节演变成牛生日。清人记载:“七月七日,……牧
童采野花插牛角,谓之贺牛生日。”①这一日要以酒食款待耕牛,以示恭敬。
@-----------------------易德轩提示-------------------------@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