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族文化与民族性格
俄罗斯族大多数是外来人员,当时沙皇俄国的统治非常残暴,因不堪承受便大批迁来中国。在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命名为俄罗斯族,正式入为我国的少数民族列表中。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俄罗斯族的民族文化与民族性格。
俄罗斯族民族文化
俄罗斯族人性情开朗,说话幽默,民族自尊心较强,接人待客,讲究礼节。俄罗斯族人对熟识的人见面时要问好,说“您好”、“早上好”、“白天好”、“晚安”等。节日前夕见面时要说“预祝节日愉快”,如遇重大节日,有的还有互相写信或互相致贺电的习惯。
接吻、鞠躬、握手等礼节最为普遍。亲人或好友久别重逢的要拥抱一起,双方互吻面颊。在比较隆重的场合,有时男子要弯腰吻女子的右手背。长辈和晚辈相见,一般是长辈吻晚辈的面颊三次,先右后左,再回到右,以表示疼爱。也有的长辈为了表示对晚辈的疼爱和赞许,吻额头一次。晚辈对长辈表示尊重时,一般吻二次。女子之间好友相遇时,一般是拥抱,有时也互吻。男子之间,则只互相拥抱。亲兄弟姐妹久别重逢或分离时,要行握手礼,一般下级或晚辈不宜先伸手。男子遇到女子时,要等女子先伸手才能与之握手。对初次见面的妇女,只行鞠躬礼。
到俄罗斯族人家中作客或办事,进屋要敲门,得到允许才能入内。进屋要脱帽,坐在主人让给的位子上,不能坐床,坐床认为是很不礼貌的行为。来客不得随便吸烟,吸烟须经主人同意。俄罗斯人最隆重的传统礼节是用面包和盐迎接客人,象征着友谊和善意。来客须用刀子切下一块面包沾少许盐吃下后方可进屋。这种礼节从前只用于迎接贵宾和新娘,现在也用于一般社交场合。
除了这些礼节,俄罗斯人还有许多禁忌。俄罗斯人忌送黄色礼品,认为黄色表示不忠诚,蓝色代表友谊。社交中,接吻礼节也较盛行,但也有种种禁忌,如朋友之间只能互吻面颊,男子不能吻未婚姑娘的手,只能吻已婚妇女的手背,只有长辈才能吻晚辈的额头等等。与老年人同行时,年轻人不可走在前面,男女同行时,男子不可走在前面;在宴会上,男子不可以在妇女入座前先坐;男子不得戴手套和别人握手,见到长者或妇女时,应先鞠躬,等对方伸出手来时才可行握手礼。点烟时,不可以用一根火柴连续给三个人点烟;不能问别人的收入,也不可以问妇女的年龄,否则被视为不礼貌;赴家庭宴会时,一般应比预订的时间晚15分钟到,但不宜更晚。俄罗斯族人在生活中还很忌讳数字,尤其是“13”,被他们称为是鬼数,最不吉利。俄罗斯族人爱吃肉,但忌食马肉、驴肉,饮酒时不可以左手举杯。喝汤时必须用勺,但不得用左手拿勺。
俄罗斯族民族性格
俄罗斯民族性格中独特的两面性:他们既有国家观念、主张专制主义,又渴望有随心所欲的自由,有无政府主义的状态;他们崇尚暴力,有时近乎残忍,但又善良、温和、不无人道;他们信守教规、教义,但又始终不停地寻找真理;他们的灵魂浸透了个人主义、强烈的个人意识,但又充满无个性的集体主义;他们喜欢自吹自擂、鼓吹民族主义,但又具有普济主义和全人类性的意识;他们时而谦逊恭顺,时而又会放肆无礼;他们有奴性,但又不乏反叛精神。
在探讨俄罗斯民族性格时,我们都注意到其中的一个特征,并总是被这个特征所吸引、为之折服。这个特征就是:俄罗斯人在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会迸发出非凡的爱国主义激情、勇气、耐力和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牺牲精神。例如,在1812年卫国战争中,面对强大的拿破仑军队,俄罗斯军民毫不畏惧,英勇杀敌,终于把侵略者赶出家园;1941~1945年卫国战争中几个举世闻名的保卫战:列宁格勒保卫战、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等。通过这些保卫战我们不难发现,这个民族在遭遇外来侵略、保卫家园时具有超强的凝聚力和爱国精神。可是在和平的日常生活中,一些俄罗斯人甚至不愿意为自己国家、自己单位多干一分钟活,到点休息、下班,到时候休假是雷打不动规矩“。
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另一个特点也与俄罗斯的地缘政治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按俄国宗教哲学家别尔嘉耶夫的话来说,就是:“俄罗斯广袤无垠的大地与俄罗斯的心灵之间,自然地理和精神地理之间有一种联系。”俄罗斯历史学家克柳切夫斯基则发表过这样一种观点:“大自然经常让俄罗斯人最谨慎的盘算落空;变幻莫测的气候和土地经常欺骗对它们报有最微小期盼的人民。”于是,习惯了这种欺骗、有所图谋的俄罗斯人便立即鲁莽地做出了未经深思熟虑的、最没有希望的决定:把其勇敢的任性与大自然的任性对抗起来……俄罗斯人深知,必须珍惜夏日里晴朗的劳作时间,大自然给他们适合耕作的时间很少,而且,短暂的俄罗斯夏天还会因为反常的阴雨天气而缩短。这就迫使大俄罗斯农民抓紧时间干农活,在短时间里干出更多的活,及时地收割田里的庄稼,之后,等待俄罗斯农民的就是无所事事的秋天和冬天。
俄罗斯人能够调动自己的所有潜能强化劳动,这是俄罗斯人的一个特征,而懒惰、消极也是俄罗斯人性格中弱点。有些研究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无论做什么事,俄罗斯人都希望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然而,一旦作为时出现毛病、并无法达到预期目的时,他们就会变得异常敏感,冷淡,消极,就会“磨洋工”,终于给人一种懒惰的印象,并给人一种口实:俄罗斯人不会,也不喜欢干活”。
我们这里谈到的两个因素恰恰是俄罗斯文化中最令人迷惑不解的一个方面:俄罗斯人既被认为是勤劳的,又被认为是懒惰的。
@-----------------------易德轩提示-------------------------@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