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易德轩创始人兼首席风水大师【铁笔居士】彭炜珀进入百度百科收录为名人词条 2021-9-2
铁笔居士2025蛇年精批年运、调理新年家居风水开始了,提升运势,开拓人生|!! 2021-9-2
祝贺易德轩网首席风水师彭炜珀(铁笔居士)应邀成为北大雅博智囊教授称号 2021-9-7
易德轩2025蛇年化太岁锦囊及化太岁法事开始接受业务!! 2022-2-11
2025年铁笔居士第三届收徒弟八字、风水教学 2024-12-22
易德轩公告:“易德轩”已经注册商标,易德轩logo也已经版权登记,请相关侵权单位立即清除相关内容 2022-1-3


 民间习俗 黄历占星 风俗民俗 测字运势 民间禁忌 生肖运势 鬼神传说 化解太岁
您的位置 >> 易德轩首页 >> 民俗主页 >> 鬼神传说 >> 反盗墓招式之古墓机关之毒墓
反盗墓招式之古墓机关之毒墓
责任编辑:(易德轩小编) 来源:(12生肖民俗文章) 浏览次数:1005次 更新日期:2020年8月5日 >> 进入社区

中国最准的免费运势网

  “伏火”是否是古人有意在墓中置放了某种未知物质所致,目前并没有直接的考古发现可以证明,但在墓中置放有毒物质,却是可以肯定的。

  古人反盗墓的手段多种多样,虚冢、崖墓、流沙墓、火坑墓这类墓反盗的成功机率相对较高,但其中问题也有,就是设计过于复杂,一般人家也难以做到。但有一种方法却比较简单——在墓内置放有毒物质,形成毒墓;或在尸体涂上特殊物质,制造尸毒。盗墓贸然进入这种毒墓,便会中毒死亡,轻者也会成了废人,遭到所谓的报应。

  古籍中,“毒墓”的记载很多。汉广川王刘去盗掘战国古墓魏襄王冢时,除了发现墓是铁汁浇灌之外,在打开后还有惊人发现,里面竟然喷出一种有毒气体:“黄气如雾,触人鼻目皆辛苦,不可入。以兵守之,七日乃歇。”

  《酉阳杂俎·尸穸》记述:“贝丘县东北有齐景公墓,近世有人开之,下入三丈,石函中得一鹅,鹅回转翅以拨石。复下入一丈,便有青气上腾,望之如陶烟,飞鸟过之辄堕死,遂不敢入。”墓内冒出的气体,竟然把天上飞过的鸟儿都毒死了,可见墓毒之厉害。
反盗墓招式古墓机关之毒墓
  王充《论衡·死伪篇》(卷第21)“亡新改葬元帝傅后,发其棺,取玉柙印玺送定陶,以民礼葬之。发棺时,臭憧于天,洛阳丞临棺,闻臭而死。”到棺前查看的官员,竟然让棺中散了出来的臭气给熏死了,可见其气不是臭,而是毒。王充在书中推测了“毒气”来源:“臭闻于天,多藏食物,腐朽猥发,人不能堪毒愤,而未为怪也。”

  古代人常使用的特殊“毒物”是水银。水银是一种液态金属,在中国古代有多种别名:铅精、姹女、汞、流珠、赤汞、砂汞、灵液、活宝,从这些丰富的叫法中,就可知道水银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

  水银用途广泛,还是古人常用的尸体防腐剂。在秦、汉及之前的陵寑中,使用水银的记录较多,齐桓公墓内便置有“水银池”。水银蒸发形成的毒气,给盗墓者制造了很大的麻烦。

  唐人张守节《史记正义》引时编地理书《括地志》称,“齐桓公墓在临菑县南二十一里牛山上,亦名鼎足山,一名牛首堈,一所二坟。晋永嘉末,人发之,初得版,次得水银池,有气不得入,经数日,乃牵犬入中······”

  置水银反盗墓设计的陵墓中,最著名的当是秦始皇陵。《史记·秦始皇本纪》(卷6)记载,“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其陵使用的水银量惊人,注满了陵内的整个地层,成了一个可怕的“地下毒河”。试想,在密封空间内,如果有盗墓者侵入,谁还能活着走出来?

  古墓中的“尸毒”、“毒气”到底是古人有意放置,还是后天形成,在考古界也有争议。古人在临终前几日,知自己寿限到了,往往会服食丹砂一类的东西,以保证死后尸体久放不腐。还有一个原因,包括帝王在内的古人迷信增寿一类的“不老药”,如现代人喜欢保健药品一样,长期吞服。丹砂、不老药这些药中,都含有水银一类的有毒物质,累积在体内、骨络间,时间久了肯定要散发出来,客观上也形成了“尸毒”。

  《太平广记·墓冢》(第389卷)“王粲”条:“魏武北征蹋顿,升岭眺瞩,见一岗不生百草。王粲曰:‘必是古冢。此人在世,服生礜石,死而石气蒸出外,故卉木焦灭。’即令凿看,果大墓,有礜石满茔。一说,粲在荆州,从刘表登鄣山,而见此异。曹武之平乌桓,粲犹在江南,此言为当。”

  这个故事的大概意思是,魏武帝北征乌桓时,登上山岭远望,发现有一片山冈寸草不生。王粲据此认为,这个地方埋有古墓。而且推定,墓主在世的时候,曾服用过生礜石(硫化物类有毒矿石,曾是古时“不老药”的原料之一)。死后毒气挥发出来,导致地面寸草不长。魏武帝将信将疑,让人掘开一下,果然有座大墓,里面填满礜石。从这个故事里可以现,这座古墓的“毒源”即是墓主生前服用或死后置放有礜石所致。

  不管古墓中的“毒”是哪来的,但“毒墓”确实是存在的。所以,后世盗掘者或考古专家都会小心谨慎,防止“中毒”。一般情况下,考古人员在设计考古发掘文案时,针对高规格的古墓都会考虑是否有毒气或机关,提前备好有特殊功能的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在确证没有威胁生命的安全隐患后,才会打开墓室和棺椁。

  2007年初,考古专家在开启安徽六安双墩一号汉墓时,即考虑到墓内有毒气或机关的可能,但由于此墓早在唐代即遭到严重破坏,最后并没有意外发生。

  2009年东阳大云山山顶有一伙盗墓者于2009年1月4日凌晨2时许盗墓隧道中被毒晕三人,毒死两人。中毒原因一直未解释清楚。因为,这群盗墓贼经验丰富,在挖掘隧道过程中一直都有鼓风机和通风管道向下送风,近2个月的时间里都未出现缺氧的情况。那么在突发的中毒事件中,是挖掘到腐蚀物还是中了“王侯墓”设置的机关,一直存有争议。


@-----------------------易德轩提示-------------------------@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上一篇民俗文章:反盗墓招式古墓机关之自来石
·下一篇民俗文章:反盗墓招式之古墓机关之伏火

相关文章

生肖运势 易德轩
生肖运势
生肖运势 易德轩
易德轩吉祥网 直播教学
铁笔专栏 开运测算
风水装修设计 自助取名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易德轩故事 | 分类导航
易德轩网 2006-2019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200832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