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在网上提问有关于春节过年习俗的问题,下面易德轩小编针对这个问题为你提供相关的问题解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春节,南昌人说:过了二十四,天天都是年(南昌话)。
现在距离除夕还有十几天,正是大家对春节最期盼的时候,小编来给大家说说南昌过年有哪些习俗。
南昌过年的习俗
#与众不同#
南昌人过年的日子不同、时辰不一,过年时间并不都是大年三十,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都有过年的,有的早上过年,有的是中午过年、晚上过年,而且吃团圆饭也并不都是晚上。
总体说来,江西农历29过大年的家庭还真不少,如果你呆在南昌,你会发现24小年开始,鞭炮声就天天此起彼伏了。
#过年吃什么#
说到除夕,不得不讲讲年夜饭。年夜饭是南昌人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餐饭,一般都有十几道菜,比较讲究的应该有十八道菜,各菜自有深义。
炒青菜,象征“青青吉吉”
炒年糕,寓意“年年高升”
红烧全鱼,表示“年年有余”
炒米粉,象征粮食丰收、稻米成串
“和菜”,象征着“和气生财”
#过年习俗#
-01-
开财门、关财门、压岁钱
吃过团圆饭,就开始娱乐,但在12点就得把大门关了,并放一挂鞭炮,这叫关财门,然后休息或接着活动。初——大早就要开大门放鞭炮,这叫开财门。
除夕之夜,长辈还须给晚辈“压岁钱”,以“压邪守岁”,防止鬼怪作祟。南昌人给的压岁钱常为双数,寓意如:二为好事成双,四为四季发财,六为六六大顺,十为十全十美,十二为一百二十岁。
-02-
拜年
正月初一,幼辈依次向尊长拜年,尊长又率幼辈向左右邻居贺年。初一儿子给父母拜年,幼辈依次给尊长拜年,尊长又率幼辈向邻居贺年。初二女婿给丈母娘拜年。初三女儿回娘家要给邻居分糖饼,体现邻里关系融洽。
南昌有句俗话:(南昌话)初一的意,初二个郎,初三初四老姑丈,初三、初四也有专为亡亲祭拜的。
-03-
换茶
换茶:是“换财”的意思,就是大家都发财。地道的南昌方言把过年招待客人的点心和糖果叫做“换财”。
一个说法是,大年初一,一大早小孩子就要在脖子上挂一个小红布袋,去族人家拜年并索要“换财”(一般是点心和糖果),直到把小布袋装满才回家。“换财”只需一件,只图形式,不重内容。
另一个说法是,去亲戚家拜年时,讲究个“换茶”。即去亲戚家拜年时,要带上糕点、果品等作为礼物。主人在送行时也要以糕点、果品等回赠。这一来一回,就象征着大家把财富与自己的亲戚朋友分享,所以“换茶”的寓意是“换财”,即大家都发财的意思。
-04-
板凳龙
南昌的农村地区都有在元宵节那天玩板凳龙的风俗,板凳汉着灯笼,家有几个男丁就放几个灯笼,然后出街和族人的板凳拼接上,就开始走街了,可见这龙有多长了。
-05-
闹花灯
旧时的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各种舞龙队会舞上大街,从洗马池、中正街、府学前、瓦子角、万寿宫直到西大街一带,鼓乐喧天,人山人海。入夜后,家家户户门前都挂起了彩灯,整个南昌城里彻夜烟花、鞭炮声不断。现在大多是各家各户除了挂上喜庆的花灯,有些地方还买上几十只小蜡烛,围着房子摆一圈,庆贺新春的延续。
结束啦~
“过了元宵罢了灯”,过了元宵,年事活动就基本结束了(南昌话)。2
@-----------------------易德轩提示-------------------------@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