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民俗文化
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经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后政治和经济。——毛泽东
在我们这一代,失去了太多,创新的也很多。丰富了物质,却缺失了文化思想。精神的贫瘠,会使整个民族陷入恐慌,灵魂无处安放。
总有一些人,在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在整理记录时代留下的点滴痕迹。王力主编就是这样令人尊敬的人,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积极号召各个领域的专家共同修订此书,才有了现在图文并茂的版本。
初次翻看此书,只觉得信息量庞大,上到天文地理,下到生活器皿,更有姓氏起源和变迁。这给现代人考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详细的资料。赞叹编著们丰富的学识时,更令人叹为观止、为之自豪的是祖国的文化底蕴。
从婚嫁看古代的男尊女卑
在现代很有道理的名言——人生除了生死是大事外,其他都是小事。生,让我们敬畏生命的伟大;死,让我们感叹生命的无常,自然的玄妙。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上有父母择亲,下有媒婆说缘。合八字,对姻缘;择吉日,拜天地,敬祖宗。每一步都有章程规矩,随意不得。
古代的婚姻,据说要经过六道手续,叫做六礼。第一是采纳,男家向女家送一点小礼物(一只雁),表示求亲的意思。在2018年赵丽颖主演的古装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环瘦》,第一集就是明兰的姐姐华兰定亲,就是送来一只雁作为聘礼。第二是问名,男家问清楚女子的姓氏,以便回家占卜吉凶。第三是纳吉,在祖庙卜得吉兆以后,到女家报喜,在问名纳吉时当然也要送礼。第四是纳征,这等于宣告订婚,所以要送比较贵重的聘礼,即致送币帛。第五是请期,这是择定完婚吉日,向女家征求同意。第六是亲迎,也就是迎亲。
六礼之中,纳征和亲迎最为重要。即使在现代,婚嫁已经去掉很多繁文缛节,仍保留着订婚和迎亲这两个重要的仪式。现代的订婚是夫妻去民政局登记,成为法律意义上的夫妻。领证之后,就会选定良辰吉日,举办结婚典礼,向亲朋好友宣告自己结婚了。即使不大操大办,也会简单置办几桌酒席,邀请最亲近的人一起喝几杯,见证一对新人喜结连理。
《诗经·大雅·大明》:“文定厥祥,亲迎于渭。”旧说是周文王卜得吉兆纳征订婚后,亲迎太姒于渭滨。后世以“文定”作为订婚的代称。
“合卺”是亲迎后新娘新郎洞房花烛前的必要仪式。很多古装电视剧都有这个场景,不同的是,后世(电视剧里)简化了,新郎新娘举着自己的酒杯,与对方手挽手交叉对饮。而《礼记·昏义》谈到亲迎后新郎新娘“共牢而食,合卺而酳”。(以一瓠分为两瓢为之卺,新郎新娘各执一瓢而酳<用酒漱口>,称为合卺。)
相对于古代的婚嫁六礼,现代的结婚简单多了。自由恋爱,无需媒婆从中牵线。虽然现在仍有媒婆这一职业,但对于两人能否走到一起,起不到决定性作用。关键的还是两人眼缘,还有三观吻合,媒婆在这时,只是起到让两人见面认识对方。
只有在相处中逐渐了解彼此,认为可以相伴余生,情投意合后,约见双方父母,征求父母同意,商讨结婚事宜。领证也是夫妻一起决定登记日期,只有操办酒席的时候,才按照传统的方式,对八字、选定黄道吉日完婚。
古代女子出嫁曰“归”。《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家室。”可见出嫁的女子以男家为家。《说文》:“娶,取妇也。”“取”,表示男子把别家女儿取到自己家里来。一个“取”字,就突出了男尊女卑的风俗,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历来已久,难以改变。直到如今,很多人依然认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特别在两广地区,重男轻女思想尤为严重。生了好几个女儿,也要拼命生一个儿子,美其名曰“养儿防老”,可到病在床前,还是女儿照顾服侍,为其养老送终。这一思想也体现在婚嫁上。
嫁女儿的人家,一般都是简单置办几桌酒席,请族内最亲近的兄弟、堂兄弟,和母亲的直系亲属。第一是置办酒席花费太大,第二则是认为,嫁出去的女儿就是别人家的人,大操大办也没意思,也就简简单单完成手续就好了。而男方娶媳妇,都会大操大办,向十里八方的人家宣誓,我们家儿子娶媳妇了。男方家娶媳妇需要连续三天,头一天称为“齐人”,第二天为“日子”(也就是吉日),第三天才是散席。从办酒席的习俗上,就证明了男尊女卑。
还有一个以前的陋习,就是嫁女儿的时候,在送女儿出门的时候,都会撑一把伞,让新娘自己拿好伞,然后新娘的妈妈就会往伞上泼一杯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的俗语,就是如此来的。
古代的丧葬文化,是等级分明
如果说生是一件令人喜悦的事,那么死就是无限悲痛的事。生,是希望,是创造未知的可能。死,是结束,带走的是活着的希望,留下的是哀悼。
对于人的离去,我们都忌讳说“死”,认为那是对死者的不敬。更有“死者为大”一词,由此可见,人们对于逝者的尊敬,和对生命的敬畏。不管在古代还是现代,亡者为大,成为心照不宣的默契。遇见办丧事的人家,会远远绕过;遇到出殡的队伍,停车避行。
古代对身份和地位不同的人去世后,称呼也不同。《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称不禄,庶人死称死。小孩夭折和病死的,称为殁。这不仅仅是殡葬文化,更是尊卑之分,身份尊贵,在葬礼上就可见一斑。
古人初死,生人要上屋面向北方为死者招魂,这叫作“复”,意思是召唤死者的灵魂回复到肉体。复而不醒,然后办理丧事。在今天没有这个习俗,可能后人对于亲人离世,对于生死之事,更加释怀了。既然逝者已逝,已然无力回天,那就让其归于极乐世界。
在古人认为,死,只是到另一个世界,重新开始生活。在考古学家发现的古代陵墓,基本上都有丰富的陪葬品。皇家子孙,公侯伯爵的陵墓,陵墓修饰成生前的宫殿。彰显尊贵身份的同时,也是想在另一个世界生活,延续生前尊贵富裕生活的意愿。屹今为止,发掘出来的属秦始皇嬴政的陵墓,最令人叹为观止,在地下建了缩小版的帝国。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其巨大的规模、丰富的陪葬物居历代帝王陵之首。古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上王陵,中国秦始皇陵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秦王朝是中国历史上辉煌的一页,秦始皇陵更集中了秦代文明的最高成就。
从殷代到战国,统治阶层就把生前使用的车马带到墓地里去。随葬品包括青铜制的饮食器、兵器、乐器等;玉制、骨制的装饰品以及其他什物。越是贵族,随葬品就越多越精美。
从古代陵墓的随葬品中,就可以看出古人相信,人死后会在另一个世界生存,因此随葬大量生前的所用器皿、和服饰挂件。汉代时就有“事死如事生”的观念,换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去到另一个地方开始新生活。为了在另一个世界过得好,就在陵墓里随葬大量的物品。这种葬礼习俗,是让死去的人安宁,也是让活着的人心安,少一点哀悼。
中国鬼魂观念由来已久,墨子《明鬼》篇中就说到人死后成为鬼,相信有鬼神的存在。到清朝蒲松龄《聊斋志异》中,更是把鬼魂与人的故事,编成了人鬼情未了的爱情故事。这无疑也是寄托哀思的一种表达方式,念祖怀亲的时候,实际上也是文化的传承。
生与死之间的精神联系,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文化传承。生育、婚姻和丧葬礼俗,都是些生活琐事,每个人都会经历。就是这些日常习俗中,蕴含着丰富、深刻的历史意义和文化意味。
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看婚丧习俗的文化意味
@-----------------------易德轩提示-------------------------@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