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易德轩创始人兼首席风水大师【铁笔居士】彭炜珀进入百度百科收录为名人词条 2021-9-2
铁笔居士2025蛇年精批年运、调理新年家居风水开始了,提升运势,开拓人生|!! 2021-9-2
祝贺易德轩网首席风水师彭炜珀(铁笔居士)应邀成为北大雅博智囊教授称号 2021-9-7
易德轩2025蛇年化太岁锦囊及化太岁法事开始接受业务!! 2022-2-11
2025年铁笔居士第三届收徒弟八字、风水教学 2024-12-22
易德轩公告:“易德轩”已经注册商标,易德轩logo也已经版权登记,请相关侵权单位立即清除相关内容 2022-1-3


 民间习俗 黄历占星 风俗民俗 测字运势 民间禁忌 生肖运势 鬼神传说 化解太岁
您的位置 >> 易德轩首页 >> 民俗主页 >> 风俗民俗 >> 为什么冬至各地饮食习俗不同,而端午都会吃粽子?
为什么冬至各地饮食习俗不同,而端午都会吃粽子?
责任编辑:(易德轩小编) 来源:(12生肖民俗文章) 浏览次数:716次 更新日期:2021年12月17日 >> 进入社区

  有网友在网上提问有关于冬至各地饮食习俗的问题,易德轩小编针对这个问题为你提供相关的问题解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在我国有很多的节日,在不同的节日里就会有很多不同的习俗,有一个节日——冬至,人们对它非常的重视,素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在冬至这一天,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那么大家知道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吗?冬至还有哪些习俗呢?
  
  一、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
  
  在端午节人们会做粽子吃,在清明节南方会做青团来祭奠祖先,在立夏的时候人们会煮鸡蛋来吃等等,那么在冬至的时候很多地区的习俗是吃饺子,那么有什么寓意吗?原来是因为饺子形状和耳朵非常的相似,所以在冬至日的时候吃饺子意喻就是冬天的时候耳朵会得到保护,其实它还有阖家团圆的意喻,所以民间就有了“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的佳话。

  为什么冬至各地饮食习俗不同,而端午都会吃粽子?

为什么冬至各地饮食习俗不同,而端午都会吃粽子?

  二、冬至还有哪些习俗
  
  1.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之一,在江南一带尤为盛行,汤圆是用一种糯米粉所制成的一种圆形甜品,它意喻着团团圆圆,阖家圆满。
  
  2.北方的一些地区,喜欢在冬至节这一天吃狗肉或羊肉的习惯,因为冬至过后天气会进入最冷的时间,所以人们认为羊肉可以帮助人体抗冻抗寒。
  
  3.吃馄饨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之一,深受广大男女老少的喜爱和推崇。随着馄饨的发展,它拥有许多的名号,制作也各不相同,但是都是鲜香味美,民间素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可以看出馄饨在人们之中的喜爱程度。
  
  4.在我国台湾冬至节的时候,还保留着九层糕祭祖的传统习俗,用糯米粉捏成各种动物的形状,象征着吉祥意思。
  
  5.喝冬酿酒,除了可以驱赶寒意,还可以让人们在冬至节这一天忘记忧愁,有个圆满的阖家梦。
  
  以上就是关于冬至为什么吃饺子以及冬至的其他习俗相关介绍了,冬至节的年夜饭素有“添岁”的说法,所以即使再忙,也不要忘记在冬至节这一天回家陪伴自己的家人。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其最初为祛病防疫的节日,时间在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有很多种说法。
  
  其一,为了纪念屈原。公元前278年,秦军大将白起带兵攻破楚国,屈原的政治思想破灭,对前途深感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心中悲愤不已,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罗江身死。百姓们悲痛不已,为了不让鱼虾伤害屈原的躯体,人们就每于此日投入无色丝粽子于水中。久而久之,就形成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其二,迎涛神说。迎涛神是中国民间信仰风俗,流行于浙江杭州地区。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故有迎涛神的风俗。中国民间传说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这则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
  
  其三,龙的节日说。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 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主要理由是:(-)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蚊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二) 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 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 的遗迹。2


@-----------------------易德轩提示-------------------------@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生肖运势 易德轩
生肖运势
生肖运势 易德轩
易德轩吉祥网 直播教学
铁笔专栏 开运测算
风水装修设计 自助取名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易德轩故事 | 分类导航
易德轩网 2006-2019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200832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