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在网上提问有关于绍兴过年风俗的问题,下面易德轩小编针对这个问题为你提供相关的问题解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绍兴的风俗,是由绍兴的历史、人民的生活习惯、嗜好、语言在悠久的历史中不知不觉形成和变化的。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风俗随着先人的逝去早已消失殆尽,而有些风俗则一直流传了下来,虽然不知始于何人何处,但已然成了当地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历经千年的历史文化名城,一些过年的民间风俗,流传至今。列出来一看,也饶有趣味。
除夕前,绍兴民间历来有张贴春联的习俗。春联都写在红纸条上,以示喜庆和吉祥。春联内容十分广泛,既可述志抒怀,也可祝福致喜。绍兴是个文化古城,家家门上都有春联总能给人以厚重的感觉,使人得到某些启迪,不失为人们抒情言志、祈祷幸福的文艺形式。除了贴春联,民间还有贴年画、贴“福”字之俗,“福”字都倒贴,寓意“福到”。
大年三十的晚上,村落里炊烟袅袅升起,徐徐呼唤着在城里浮沉疲惫了一年的归人。闭紧寒冷的门窗,家家户户合家团坐吃年夜饭,叫做“分岁”。分岁席上有几碗菜是少不了的:一碗是鲞冻肉,红彤彤滑溜溜的,上面要摆个白鲞头,取其谐音,意即明年“有想头”;一碗是鱼,这条永不缺席的鱼,以示“吃剩有余”、“年年有余”;再一碗是红枣煮藕,叫做“藕脯”,谐音“有富”,内含富有之义。另外,还要吃年糕、粽子,暗指“高中”的意思。那时候杀鸡宰鹅,不说宰杀,而叫“装扮”,还有把花生称作长生果的说法。所有这些习俗和忌讳,都是为了讨口彩,无不为了吉利。
漫谈绍兴的过年风俗
人生实苦。大人们辛苦了一年,岁暮除夕夜,盼望来年日子得更好一些,这种朴实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只是对小孩子来说,春节就是一个可以吃好饭、穿新衣、痛痛快快玩几天的节日。那时候的我特别盼望过年,往往是一跨进腊月,就开始翻日历,撕完一天还有一天,简直是度日如年。好像春节是一个遥远的、很难到达的梦。@-----------------------易德轩提示-------------------------@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